從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鐵、連接東非國家首都的鐵路網、貫穿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兩洋鐵路,鐵路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外交和產能合作的開路先鋒。不過,和早年幫助別人修完鐵路轉身就離開不一樣,北京正悄然改變以鐵路為代表的對外大型基建合作模式。
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林松添在此間向大公網證實,中國現在不僅在海外修鐵路,而且還要運營鐵路。這意味著,中國走出海外的基建企業(yè)將從承包商逐步變?yōu)檫\營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耗巨資援建的坦贊鐵路運營不佳,可能是促使中國最高領導人決心改革基建合作模式的原因之一。林松添坦承說,確實這條鐵路的管理很成問題。“一是效率低下,中國政府提供技術支持,我們也不參與經營,所以這條路是慘淡經營。二是陸和港分離,因為鐵路運輸時效慢,所以有些人選擇不用我們的鐵路,所以運量特別少。”
林松添透露,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分別向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的元首提出來必須盡快解決問題,成立三方專家小組把坦贊鐵路存在的問題癥結找出來。
中國企業(yè)如今已經拿下肯尼亞到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到吉布提等東非鐵路承建標的,李克強拉美之行的一個亮點也是“兩洋”鐵路的可行性研究計劃框架協(xié)議??梢灶A見,這些有中國影子的鐵路建成后,中國企業(yè)進駐參與運營的可能性極大。
用林松添的話說,新的模式就是由政府企業(yè)結成伙伴關系,企業(yè)入股經營。他以對非洲的鐵路建設舉例說,“我們幫助非洲建設鐵路不是拿來給別人看的,不是當做旅游景點的,是來幫助非洲發(fā)展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幫助非洲修路,更要幫助非洲把修的鐵路運營起來,讓它服務于發(fā)展?!?/span>